2017年第6期(总第32期)

发布时间:2017-12-25 14:33:00
简介:
作者:

专题
数字货币与金融技术监管的崛起/上海新金融研究院课题组

数字技术助力银行服务实体经济/郭 峰

数字供应链金融支持制造业转型升级/姚 博

金融实务
雄安新区绿色金融发展研究报告/北方新金融研究院绿色金融课题组

宏观经济
经济新周期之辨——需求、供给与债务/王 彬

国际金融
在阿拉伯联盟国家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研究/孟 刚 吕世瑞 张子衡


数字货币与金融技术监管的崛起
上海新金融研究院课题组

  摘要:尽管中国的金融监管制度在不断完善和发展,但仍面临一些问题。数字货币的发行和使用会对中国的金融监管政策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本文关注的重点。总体来看,我们认为数字货币的发行和使用对金融监管政策的影响是利大于弊的。我们总结了各国对数字货币监管的现状,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关于数字货币监管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数字货币、金融科技、金融监管

  注:本文为上海新金融研究院(Shanghai Finance Institute) 内部课题“数字货币:金融科技与货币重构”的部分成果,课题经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组织专家进行讨论和评审。课题负责人钟伟系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课题组成员还包括魏伟、陈骁等,本文执笔人为宋静。

全文链接


数字技术助力银行服务实体经济
郭 峰

  摘要:在更少使用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的时代,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要服务企业和居民,就必须通过线下网点触达用户,因此由于成本的高企,存在大量金融服务空白的地区或群体。数字技术和互联网则为银行改造自身业务,同时更好地服务企业和居民创造了条件。当前,无论是传统商业银行,还是新兴的网络银行和民营银行,都在积极拥抱数字技术,为企业和居民提供更好的支付、贷款和存款理财服务。
  关键词:数字金融、商业银行、互联网

  注:作者郭峰系上海财经大学投资系讲师。本文为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课题“数字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部分成果。

全文链接


数字供应链金融支持制造业转型升级
姚 博

  摘要:近年来,以产业链真实交易活动为基础的数字供应链金融取得快速发展。数字供应链金融不同于以往的传统借贷,它有效地解决了成长型制造业中小企业的经营不稳定、信用不足、资产欠缺所导致的融资困境。本文首先分析数字供应链金融的特征及与传统供应链金融的区别,接着分析数字供应链金融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支持作用,之后列举了数字供应链金融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四种模式:商业银行主导、产业链核心企业主导、第三方物流主导、电商平台巨头主导,最后对数字供应链金融和制造业结合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数字金融、制造业转型升级

  注:作者姚博系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博士后。本文为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课题“数字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部分成果。

全文链接


雄安新区绿色金融发展研究报告
北方新金融研究院绿色金融课题组

  摘要:绿色发展是规划建设雄安新区的基本要求,金融是现代经济资源配置的核心。雄安新区要成为中国探索绿色低碳发展的创新试验区和典型样板,需要大力发展绿色金融,通过构建绿色金融体系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和绿色发展。在此国家战略背景下,对雄安新区的绿色金融发展进行前瞻性研究,对于新区未来的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报告研究了雄安发展绿色金融的经济与环境背景、绿色投资需求和潜在的资金来源。报告还对雄安绿色智慧城市和新区建设的投资需求和融资渠道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绿色金融、雄安新区

  注:本文为北方新金融研究院(Northern Finance Institute, NFI) 京津冀绿色金融发展报告第1 期的部分成果。课题组组长马骏系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金融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副组长王瑶系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课题组成员包括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王琰,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徐洪峰、丛海涛、温锋华、夏晗玮、罗谭晓思、潘冬阳,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殷红,兴业银行陈亚芹、别智,清华大学金融与发展研究中心刘嘉龙,中节能咨询有限公司霍中和、潘爱民。

全文链接


经济新周期之辨——需求、供给与债务
王 彬

  摘要:传统的库存、设备投资与房地产投资都很难在需求面开启新的经济周期。去产能政策弱化库存周期,制造业设备投资面临着诸多约束。人口、城镇化等基本面因素决定着我国房地产投资高速期已过。从供给端来看,仅仅是产能领域的供需改善很难成为经济新周期开启的充分条件。从债务角度来看,我国非金融部门宏观杠杆率上行趋势没有改变,非金融企业高杠杆的问题突出,居民部门杠杆上升速度较快。我国目前尚未经历完整的债务周期。
  关键词:经济周期、需求管理、供给侧改革、债务

  注:作者王彬系中国工商银行投资银行部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首席分析师。

全文链接


在阿拉伯联盟国家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研究
孟 刚 吕世瑞 张子衡

  摘要:阿拉伯联盟国家多位于亚洲、非洲和欧洲交界处,与中国经贸往来频繁,地缘政治经济的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在全球信用货币体系下,在阿拉伯联盟国家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能够取得双赢结果,既是中国政治经济实力的公平体现,也为合作国带来了实际利益。本文系统分析了在阿拉伯联盟国家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可行性,最后提出了政策建议:一是推动阿拉伯联盟国家的大宗商品人民币计价结算;二是加快推进我国原油期货市场建立,完善原油人民币定价体系;三是进一步完善阿拉伯联盟国家人民币结算系统,建立更多的人民币清算行;四是成立阿拉伯联盟国家银行合作组织;五是以自由贸易和投资合作协议固化政策沟通成果;六是积极研究各方需求,推进境外人民币贷款;七是以货币互换推动人民币的投资和外汇储备职能。
  关键词:阿拉伯联盟国家、人民币国际化、绿色金融、普惠金融

  注:作者孟刚、吕世瑞、张子衡均供职于国家开发银行开罗代表处。作者感谢匿名评审人提出的修改建议,本文文责自负。

全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