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第5期(总第31期)
2017·径山报告
积极、稳健地开放中国金融业/黄益平
当前中国面临的国际战略环境/张宇燕
世界视野的中国金融发展/朱 民
进一步扩大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朱 隽
走向浮动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张 斌
中国的跨境资本流动/管 涛
以对外开放促进金融市场改革发展/徐 忠
构建中国对外投融资合作框架/朱 隽
黄益平
摘要:金融开放政策贯穿了中国的整个改革开放时期。近四十年的金融开放政策有几个明显的特点,一是“缓慢、反复”,二是“决心大、推进难”,三是政策协调性不够。这些特点与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方式有关,但对金融开放政策的总体评价应该是成绩很大、问题也不少。虽然金融开放政策存在一些问题,但迄今为止似乎并没有显著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长与金融稳定,而且确实有不少新兴市场国家在实施金融开放政策之后发生了金融危机。那么中国的金融业是否还应进一步开放?从目前看,中国金融开放的程度不但明显滞后于实体经济,也大大落后于其他新兴市场国家。除此之外,起码还有三条理由支持中国金融业的进一步开放。与四十年前相比,中国与世界经济都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政府在制定新的金融开放政策的时候,应认真考虑与改变了的经济现实相适应的理念与策略。为了积极、稳健地推动中国金融业的进一步对外开放,我们提出七个方面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开放、金融稳定
注:作者黄益平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 于2017 年初正式启动《径山报告》项目,旨在通过集中研究、辩论,积极推动学界、政界与业界对于金融开放问题的思考,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此项目由CF40 学术委员会主席、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牵头,由项目协调小组确定年度研究主题并邀请学术素养深厚、经验丰富的专家承担课题研究工作,所有课题组成员均以个人身份参与研究。本文为《径山报告》的综合报告,执笔人为黄益平,主要综合了七个分报告的分析与结论,但综合报告中的一些观点并不一定代表每一位分报告作者的立场。当然,任何差异或者错误均应由执笔人承担。
张宇燕
摘要:国家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是行为体之间相互决策的互动过程。国家实现目标的能力也受到该历史时期的地理环境、技术、资源等物质性条件的制约。这些外部条件便构成了国家制定和实施国家战略的外部环境,即国际战略环境。国家在对国际战略环境进行充分研判的情况下,推动国际环境产生本国所期望的特定效应,以维护和拓展本国的国家利益。本报告将从和平、发展和治理三个维度来分析国际战略环境。本报告认为,尽管国际安全形势和多边经济体系的不确定性在不断增加,但国际体系的总体和平的态势可望维持。对于崛起中的中国而言,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仍然是实现国家战略面临的重要外部挑战。
关键词:国家战略、国际战略环境、发展模式、全球治理
注:作者张宇燕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其他作者包括冯维江、刘玮。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 于2017 年初正式启动《径山报告》项目,旨在通过集中研究、辩论,积极推动学界、政界与业界对于金融开放问题的思考,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此项目由CF40 学术委员会主席、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牵头,由项目协调小组确定年度研究主题并邀请学术素养深厚、经验丰富的专家承担课题研究工作,所有课题组成员均以个人身份参与研究。本文为分报告之一的部分成果。
朱 民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时至今日,中国金融业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已经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配角”演变成国际关注的“主角”。金融机构的种类和数量急剧增加,金融资产的规模以惊人的速度扩张,这种发展变化在世界视野中也是非常突出的。如今,中国银行业资产规模位居世界第一,股票市场市值世界第二,债券市场余额世界第三,保险业保费收入世界第三。单从绝对规模的角度看,中国金融体系的发展水平已经跻身全球领先行列。
关键词:中国金融业、改革开放、国际比较
注:作者朱民系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其他作者包括陈卫东、周景彤、盖新哲、熊启跃。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 于2017 年初正式启动《径山报告》项目,旨在通过集中研究、辩论,积极推动学界、政界与业界对于金融开放问题的思考,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此项目由CF40 学术委员会主席、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牵头,由项目协调小组确定年度研究主题并邀请学术素养深厚、经验丰富的专家承担课题研究工作,所有课题组成员均以个人身份参与研究。本文为分报告之一的部分成果。
朱 隽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协同推进金融业开放、汇率市场化和减少外汇管制“三驾马车”,取得明显进展。但与此同时,我国金融业开放程度仍然不足。外资金融机构在我国的市场份额总体不高,远低于主要发达经济体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我国在持股比例和业务范围等方面对外资金融机构仍有较多歧视性规定,我国金融市场广度和深度不足,会计、审计以及税收等金融制度环境便利度仍有待提升。下一步,应继续协同推进“三驾马车”,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为核心实现金融业对外开放,在扩大开放的同时做好风险防范。短期内,可按照内外资同等对待的原则,放宽对外资机构在持股比例、设立形式和业务范围等方面的限制。中长期,应注重市场培育和产品创新,打造开放、包容、与国际接轨的金融市场,营造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和法制环境。
关键词:金融机构开放、金融市场开放、金融业制度环境、人民币国际化
注:作者朱隽系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司长,其他作者包括郭凯、艾明、赵岳、白雪飞。报告所述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意见,不代表所在单位意见。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 于2017 年初正式启动《径山报告》项目,旨在通过集中研究、辩论,积极推动学界、政界与业界对于金融开放问题的思考,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此项目由CF40 学术委员会主席、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牵头,由项目协调小组确定年度研究主题并邀请学术素养深厚、经验丰富的专家承担课题研究工作,所有课题组成员均以个人身份参与研究。本文为分报告之一。
张 斌
摘要:目前,货币当局通过多种措施保持对人民币汇率变化的主导权,其中的人民币中间价形成机制中综合考虑了外汇市场供求、篮子汇率稳定和逆周期调节因子多重因素。当前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仍处于探索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汇率调整不能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变化。当国内外经济基本面变化与汇率调整脱节时,会引发单方向的汇率变化预期和单方向的大规模资本流动,货币当局将被迫干预外汇市场,货币政策操作陷入被动。外汇市场供求自2017 年初以来更加平衡,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面临好的时机。本文给出了引入浮动汇率的两种策略。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人民币中间价、资本流动、浮动汇率
注:作者张斌系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高级研究员。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 于2017 年初正式启动《径山报告》项目,旨在通过集中研究、辩论,积极推动学界、政界与业界对于金融开放问题的思考,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此项目由CF40 学术委员会主席、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牵头,由项目协调小组确定年度研究主题并邀请学术素养深厚、经验丰富的专家承担课题研究工作,所有课题组成员均以个人身份参与研究。本文为分报告之一。
管 涛
摘要:中国的国际收支已经从以往的“双顺差”转变成了“一顺一逆”的新格局。与此同时,国际收支平衡逐渐由经常项目收支主导转为跨境资本流动主导。短期资本流动是当前中国资本外流的主要原因。资产多元化配置是当前中国资本外流的重要渠道。本文还梳理了跨境资本流动管理的国际经验及效果评估。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未来中国跨境资本流动管理的大趋势,并提出了完善中国跨境资本流动管理框架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中国国际收支、跨境资本流动、资本管制、宏观审慎
注:作者管涛系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高级研究员,其他作者包括张岸天、谢亚轩、高铮、马昀。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 于2017 年初正式启动《径山报告》项目,旨在通过集中研究、辩论,积极推动学界、政界与业界对于金融开放问题的思考,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此项目由CF40 学术委员会主席、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牵头,由项目协调小组确定年度研究主题并邀请学术素养深厚、经验丰富的专家承担课题研究工作,所有课题组成员均以个人身份参与研究。本文为分报告之一。
徐 忠
摘要:遵循市场化的发展理念和国际金融市场发展规律是我国金融市场从无到有,乃至成为全球投资者难以忽视的大型市场的关键所在。此外,会计、审计、金融基础设施等因素对于降低国际投资人的成本、提高金融市场透明度也至关重要。当前中国经济已与世界经济几乎完全接轨,所处的发展阶段必然需要一个稳步开放的金融市场,逐步融入国际金融秩序。这就需要进一步解决中国金融市场体系的结构性问题,建设形成与大国开放经济地位相适应的现代金融市场体系。在此背景下,应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尊重和遵循国际市场规则和惯例,注重顶层设计与统筹安排,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扩大开放,形成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的良性格局。
关键词:金融市场、对外开放、金融基础设施
注:作者徐忠系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其他作者还包括张雪春、曹媛媛、汤莹玮、万泰雷。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 于2017 年初正式启动《径山报告》项目,旨在通过集中研究、辩论,积极推动学界、政界与业界对于金融开放问题的思考,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此项目由CF40 学术委员会主席、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牵头,由项目协调小组确定年度研究主题并邀请学术素养深厚、经验丰富的专家承担课题研究工作,所有课题组成员均以个人身份参与研究。本文为分报告之一。
朱 隽
摘要:中国在继续作为资本流入大国的同时已经逐渐转变成为投资输出大国。企业“走出去”投资离不开金融支持,海外投资和项目建设的迅速发展也对我国对外投融资体系提出了新要求。我国海外项目建设和投资的许多东道国都是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其资金需求庞大。因此,为满足相关投资需求,我国需要为企业“走出去”与国际产能合作搭建投融资框架。本文以当前投融资合作的特点与问题为出发点,认真审视我国现行的投融资合作框架,研究如何坚持以企业为主体,特别是在面向欠发达地区投资一些大型项目时,以及如何在私人部门投融资服务“缺位”的情况下,积极发挥政府“补台”的作用,推进投融资合作,从而确保我国对外投资的可持续性,维护我国海外投资权益。
关键词:对外投融资、“走出去” 、开发性金融
注:作者朱隽系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司长,其他作者包括郭凯、艾明、白雪飞、赵岳。报告所述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意见,不代表所在单位意见。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 于2017 年初正式启动《径山报告》项目,旨在通过集中研究、辩论,积极推动学界、政界与业界对于金融开放问题的思考,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此项目由CF40 学术委员会主席、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牵头,由项目协调小组确定年度研究主题并邀请学术素养深厚、经验丰富的专家承担课题研究工作,所有课题组成员均以个人身份参与研究。本文为分报告之一。
全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