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第2期(总第28期)
发布时间:2017-04-26 15:38:00
简介:
作者:
专题
一个硬币的两面:辩证看待中国的货币存/管涛
中国货币政策框架:走向新常态/梁红 余向荣
货币供应新方式:近忧与远虑/伍戈 亢悦 罗蔚
宏观经济
中国金融系统性风险评估与应对/张斌
金融实务
人民币离岸市场与人民币国际化 ——基于支付清算系统的视角/程炼
新金融
互联网银行风险管理:基于传统银行的比较研究/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互联网银行课
普惠金融视角下的互联网支付: 不仅仅是支付/郭峰
一个硬币的两面:辩证看待中国的货币存
管涛
管涛
摘要:“国家资产负债表”是指将一个国家所有经济部门的资产和负债进行 分类,然后分别加总得到的报表。与传统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相比,用国家资 产负债表分析经济活动可以较为全面地评估一个国家的“家底”。以此为分析基 础,本文认为,从国家资产负债比看,中国的债务风险总体是可控的。如果用 金融资产/GDP衡量一国金融深化程度的话,中国还有较大空间。中国作为一个 整体,并不存在对外金融资产的低配。无论是从理论看还是从实践看,外汇储 备/M2 都可能缺乏指导意义。虽然中国近年来货币扩张的绝对速度快于美国, 但考虑经济成长的差异后,是美国货币扩张的相对速度快于中国,而不是相反。
关键词:国家资产负债表货币存量M2/GDP 外汇储备
注:作者管涛系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高级研究员。
中国货币政策框架:走向新常态
梁红 余向荣
梁红 余向荣
摘要: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2014 年底,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扩张了 6.5 倍,年化增速为16.7%。而且,国外资产绝对主导。至2014 年底,国外 资产占中国央行总资产的82.4%,而无论危机前后,国外资产占美联储总资 产份额都不到3%。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一度是以美元信用而非国 家信用为基础来发行货币的。这背后的成因是此前持续的外汇流入以及缺 乏弹性的汇率机制,但在过去两年情况发生了显著变化。我们认为,中国 需要建立起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的货币发行机制。即便未来外汇转为净流 入,中国不应或许也不会重拾过去的货币供给方式。外汇压力缓解之后, 中国应适时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减轻央行干预和对冲的压力。同时,央 行需要继续完善货币投放工具,包括再贷款操作规则及抵押品管理框架。 中国人民银行应该增加对政府债券的现券购买和长期持有,包括对现在持 有的即将到期的特别国债进行转期。
关键词:货币政策货币供给汇率改革
注:作者梁红系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余向荣系中金公司分析师。
货币供应新方式:近忧与远虑
伍戈 亢悦 罗蔚
伍戈 亢悦 罗蔚
摘要:在外汇占款大幅下滑的情况下,2016 年以来我国的货币供应却呈 现出与过去截然不同的方式:央行极少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2016 年仅有 一次降准),却大量使用各种创新工具。但操作中这种方法也暴露出一些弊 端。巨额的流动性工具到期成为2017 年流动性缺口的重要来源。面对巨额的 流动性缺口,货币政策若能辅之以小幅渐进、多次灵活地调整法定存款准备 金率,或有利于其“稳健中性”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货币供应流动性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注:作者伍戈系华融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亢悦系华融证券宏观研究员,罗蔚系华融证券固定收益研究员。
中国金融系统性风险评估与应对
张斌
张斌
摘要: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稳中有降,杠杆率快速上升。本文立足于企 业、居民、政府和金融机构四大部门的运行情况,分析中国经济存在的主要 风险,特别是债务风险,以及未来可能的演进路径。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 了防范风险和增强风险抵御能力的基本思路和政策措施。
关键词:杠杆率非金融部门债务系统性金融风险
注:作者系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高级研究员。
人民币离岸市场与人民币国际化 ——基于支付清算系统的视角
程炼
摘要:作为金融基础设施的支付清算系统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重要组成 部分,也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基本依托和核心传导渠道。在人民币离岸市场的 发展动力和模式发生重要改变的背景下,支付清算系统质量与效率对于人民 币国际化的重要性更加凸显。由此,我们在加强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建设的 同时,需要积极参与国际支付合作机制,降低离岸人民币业务的交易成本, 提高人民币与中国金融体系的国际信誉,以更好地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和我国 的金融发展与开放。
关键词:人民币离岸市场人民币国际化金融基础设施支付清算系统
注:作者程炼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
互联网银行风险管理:基于传统银行的比较研究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互联网银行课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互联网银行课
摘要:互联网银行的本质仍然是银行,具备银行的金融属性,因此其具 备传统银行必须面对的一系列风险。本文主要探讨互联网银行风险的特殊性 及风险管理方式,主要包括信息技术系统风险、账户风险、信用风险、声誉 风险、流动性风险、反洗钱风险等几个部分。本文还指出了互联网银行要想 成功地经营风险,必须解决的几个问题及其相关监管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银行风险管理银行监管
注:本文系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受托课题“互联网银行”的部分成果,课题经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张晓朴、姚勇系课题负责人。
普惠金融视角下的互联网支付: 不仅仅是支付
郭峰
郭峰
摘要:第三方互联网支付是中国互联网金融领域发展最为成熟的行业, 凭借其较强的规模效应和成本优势,极大地扩展了金融服务的覆盖范围。而 且,目前互联网支付已经远不止支付,而是形成了以互联网支付为核心,包 括理财、融资、托管、征信、大数据等众多产业在内的庞大的互联网金融生 态圈。本文在讨论互联网支付具有的普惠金融价值的同时,也简要提出了中 国互联网支付发展中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支付第三方支付普惠金融
注:作者郭峰系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博士后、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研究员。电子邮箱:guofengsfi@163.com。* 本文是中国人民银行委托课题《数字技术推动普惠金融》的一部分,感谢课题组同事的帮助,特别是黄益平的指导。同时作者也感谢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批准号:16CJY065)、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批准号:2015M580901) 的资助。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