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第5期(总第19期)
专题
“八 ·一一”汇改阶段性回顾与总结/ 管涛
人民币汇率的三个误区及未来路径分析/ 彭文生 张文朗
新汇改后的汇率走势及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鲁政委
理论前沿
提升我国债市的利率传导效率/ 马骏 贾彦东 安国俊
改革实践
PPP“冷热不均”的原因分析与政策建议/ 魏加宁
宏观经济
旧经济、新经济与增长趋缓/ 黄益平 王戴黎
金砖国家金融合作研究 / 上海新金融研究院课题组
“一带一路”战略与“大国金融”意识 / 刘尚希 孟艳
新金融
共享经济时代:商业银行面临的冲击及应对策略/ 李麟 冀相豹
管涛
摘要:到目前为止,此次汇率制度改革总体上是成功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取得重大突破,当前汇率水平变化是市场化改革的自然结果。改革的挑战主要包括:寻找改革最佳时机、资本外流压力加大、人民币贬值预期加剧、市场干预措施重启、市场预期引导难度增加。展望改革前景,近期要稳定市场预期,中长期要建立可信的汇率制度,同时,要摆正汇率政策定位:大国经济对内平衡优先。
关键词:汇率改革 资本外流 贬值预期 对内平衡
注:作者管涛系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高级研究员。本文为作者在2015年9月20日CF40第135期双周内部研讨会“人民币新汇改阶段性回顾与总结”上所做的主题演讲,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秘书处整理,经作者审核。
彭文生 张文朗
摘要:近期央行完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是汇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一步。本文认为,关于人民币汇率存在三个误区,一是贸易顺差代表人民币升值压力,二是人民币“外升内贬”反映生产率提升带来的相对价格变化,三是人民币国际化要求汇率升值。接下来的人民币汇率“快贬不可取,波动应加大”,预计“有序贬值”是未来一段时间最可能的路径。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 金融周期 有序贬值
注:作者彭文生系中信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张文朗系中信证券国际宏观首席分析师。
鲁政委
摘要:新汇改首先是为了满足加入 SDR的硬性操作要求,意味着人民币开启了通向资本项目完全开放、“完全自由浮动”的大门。从美元周期性升值的趋势、人民币汇率高估的状态和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来看,新汇改也应该是人民币汇率进入周期性贬值的开端。如果此次汇改最终能够让高估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得到矫正,那么,最终中国的产业竞争力将会重新得到恢复,中国经济将逐步企稳回升。
关键词: 汇率改革 大类资产走势 经济影响
注:作者鲁政委系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郭草敏、郭嘉沂对本文亦有贡献。
马骏 贾彦东 安国俊
摘要:有效、通畅的利率传导机制是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从货币供应 量向政策利率成功转型的必要条件。我国货币政策通过债券市场的传导基本 功能已经具备,但短期利率向债券收益率的传导效率仍然偏弱。本文就阻滞 债券市场利率传导的原因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建议。
关键词:利率传导机制 债券市场 国债发行结构
注:本文为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的内部课题“新货币政策框架下的利率传导机制”中关于通过发展债券市场改善利率传导机制的部分成果。课题负责人马骏为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贾彦东为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研究人员,安国俊为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作者感谢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和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对课题的支持,以及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和金融市场司、财政部、中债登、国家开发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华夏银行、平安证券、中国人民大学等单位的专家提供的重要意见。本文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所在单位意见。
魏加宁
摘要:近期PPP成为一个较流行的概念,但无论在政府层级、中央部门、金融机构、中介机构、地区分布、项目领域等层面,均存在着明显的 “冷热不均”现象。本文分析了造成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诸如组织结构扭曲,追求目标错位等。为了更好地推进PPP,本文还提供一系列政策建议。
关键词:PPP 投资回报 风险分布
注:作者魏加宁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
黄益平 王戴黎
摘要: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可能在2015年第四季度出现小幅回升,但下行风险仍然存在。预计2015年第四季度中国的GDP增长率保持在6.9%,但2016年将下降到6.6%。这一轮增长减速的背后有周期性因素,但更重要的是结构性因素,即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增长潜力回落。本文提出四项建议,一是建立新的宏观调控体系,从追求增长的“点目标”转向区间调控。二是积极支持创新、创业,推动产业升级。三是大力推进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改革。四是将防范金融风险作为当前经济政策的一个重点。
关键词: 经济下行 结构性因素 宏观调控 产业升级
注:作者黄益平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王戴黎系Roubini Global Economics东北亚高级经济学家。本文为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2015年第三季度宏观政策报告,报告经CF40组织专家论证。
李麟 冀相豹
摘要:共享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经济范式,可看作一种新型的产权交易制度安排。本文分析了共享经济的类型、特征,及其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 而共享金融则是共享经济的延伸。在共享经济时代,商业银行将面临一系列冲击,诸如加速金融脱媒趋势等,商业银行应积极应对这一挑战。
关键词:共享经济 共享金融 互联网金融
注:作者李麟系浦发银行战略规划部总经理,冀相豹系浦发银行博士后。
刘尚希 孟艳
摘要:大国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一个国家的经济行为会产生地区以至全球性的外溢性影响,这种影响也可称之为大国经济的外化。“一带一路”战略就是大国经济的外化。虽然我国的金融体系取得了较大发展,但与大国经济的地位仍不相匹配。因此,我国需要发展“大国金融”意识,以助推“一带一路”战略。中国倡议推进的“一带一路”战略,实质上是金融问题。没有高效的资金融通和金融服务,一切都将是空谈。
关键词:大国经济 一带一路 大国金融
注:作者刘尚希为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孟艳供职于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金融研究中心。
上海新金融研究院课题组
摘要: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仍然处于不平衡、不稳定的发展态势,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调整及产业政策变化影响了国际资本流动及国际产业结构,对新兴市场国家的币值稳定和贸易活动产生了广泛影响。在此背景下,金砖国家通过积极合作应对经济和金融挑战。在众多金砖国家合作议题中,金融合作是各项合作深入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也是下个阶段的主要努力方向。本文对金砖国家金融合作进行了细致全面的分析,对中国及上海如何抓住金砖国家金融合作的机遇及如何化解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金砖国家 新开发银行 金融合作
注:本文为上海新金融研究院(Shanghai Finance Institute, SFI)内部课题“金砖国家金融合作研究”的部分成果,课题报告经SFI组织专家评审。课题负责人连平为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课题顾问郑扬为上海市金融办主任,课题总纂为许文兵,课题执笔人包括陈学彬、刘涛、吴博、周兵、马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