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第1期(总第9期)
专题
全面深化改革促进金融转型发展/纪志宏
简政放权背景下的财政改革分析 /刘尚希
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土地制度改革实施与金融机会/刘守英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金融改革:定位、框架及重点领域/郑杨
构建有利于地方改革创新的统一大市场/李波 魏加宁
改革实践
温州金融改革——资本市场视角/祁斌 等
金融实务
商业保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定位及作用机理研究/周道许
理论前沿
用“已知”倒推“未知”: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展望/白重恩 张琼
金融意识觉醒与普通商品金融化/张成思 刘泽豪
从世界城市规模分布模式看中国未来的城市发展/陆旸
纪志宏
摘要:本文从政府、企业、市场三位一体的改革框架出发,简要回顾了过去一个时期我国金融改革过程和当前所处的阶段性特征。总体看,未来一个时期的金融改革,在改革策略和推进方式上,应从以往事后承认式的诱致性制度变迁,转向政府主动系统推进的强制性制度变迁,特别是要通过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为深化金融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与此同时,既要看到整个经济改革转型给金融深化带来的机遇,也要充分发挥金融改革先行先试的反作用,“倒逼”整个经济改革转型。基于此,改革重点应从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创新层面,转向更深层次上的体制机制创新和政府职能转变,并增大对改革风险的容忍度,主动及时校正试错风险。
关键词:经济改革 金融改革 转型 互动
注:作者纪志宏系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
刘尚希
摘要: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如果政府“有形的手”过于强大,则市场、社会的功能就难以有效发挥。新一届政府成立以来,从简政放权入手,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在此背景下,财政改革既是政府与市场关系、政府与社会关系、市场与社会关系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央与地方关系改革不可或缺的部分。财政改革的辐射性、引导性和牵引性特征使之成为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之一。当前财政改革的主线是为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支撑。本文以2013年为时间基点,从历史和现实的视角描述和分析了财政改革的经济、社会及其引导效应,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财政改革前瞻性分析。
关键词:简政放权 财政改革 国家治理 前瞻性分析
注:作者刘尚希系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关键词:十八届三中全会 土地制度改革 金融发展
注:作者刘守英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副部长、研究员。
郑杨
摘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以开放促改革,将金融领域的开放创新作为试验区制度创新的重要内容,旨在为下一步全面深化金融业改革开放探索新途径。本文先从试验区定位看金融改革定位,并提出试验区金融改革的框架,围绕金融市场化、国际化、法制化三大支柱,形成利率与汇率改革、金融市场开放、人民币国际化、资本项目可兑换四位一体的协同推进格局。
关键词: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金融开放 金融改革
注:作者郑杨系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主任。
李波 魏加宁
摘要:我国现有的中央地方关系在税制划分、财权事权匹配上不尽合理,对哪些该集中、哪些该分散没有形成一致意见。同时,对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土地等领域的改革,各方分歧较大,对中央地方在这些改革中各自应发挥的作用也缺乏讨论。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表明,在维护统一大市场的同时,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寻找改革突破口,探索和比较不同的改革路径,寻找最优的改革方案,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国际经验看,在维护统一大市场的前提下,向地方适度下放权力是大国发展的一种普遍趋势,这对我国完善有利于地方改革创新的中央地方关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我们认为从可行性、必要性和可取性看,可以充分、具体地考虑每项支出责任的历史沿革和复杂性,鼓励地方在多个领域探索不同的改革路径和管理方式。
关键词:统一大市场 地方改革创新 中央、地方关系
注:作者李波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二司司长,魏加宁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副部长。
本文为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内部重大课题“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领域一揽子方案”之子课题“新形势下的中央地方关系”的研究报告。课题组成员包括:白重恩、蔡洪滨、黄海洲、李波、马骏、魏加宁、伍戈、徐林、袁力、周诚君、周汉华(按姓氏音序排列)。课题组感谢吴敬琏、吴晓灵、谢平、钱颖一、贾康、范文仲、李强、马宁、王佐罡、林赞等专家提供的宝贵意见。文中观点不代表执笔人供职单位的意见。
祁斌 等
摘要:温州传统制造业回报率下降,逐步失去竞争力,产业空心化,资金投机矿产和地产失败是温州民间借贷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企业联保和互保增强了民间借贷危机的传染性。温州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提升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以及如何解决民间资金投资难问题。建议:一是提升温州经济的现代化水平,促进温州经济与现代化金融市场的融合。二是建设区域性资本市场,服务中小微企业。三是积极稳妥地发展证券、基金、期货等各类金融机构,更好地服务投资主体和融资主体。四是积极研究探索和试点市政债、资产证券化、优先股等产品,满足市场主体的投融资需求。五是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区域内系统性风险。
关键词:温州借贷危机 金融改革 资本市场
注:本文是证监会研究中心和北京证券期货研究院温州金融改革课题研究组2013年8月完成的温州金融改革课题报告的精简版。课题组组长:祁斌;副组长:黄运成;协调人:刘彬;成员:鲁公路、査向阳、李东平、李丰也、蒋畅、戴苏琳、余兆纬、陆婷。该研究得到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黎晓宏同志(原证监会纪委书记)的指导。
周道许
摘要: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挥商业保险在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作用。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我国商业保险在参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提高了社会保障体系的整体水平,丰富了社会保障体系的层次结构,但同时也面临缺少财政、税收等方面的政策支持,运行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保险公司在商业性养老和医疗保险业务领域的经营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等问题。本文梳理了商业保险参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国际经验,总结了近年来我国商业保险参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具体做法,并针对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社会保障 养老保险 健康保险
注:作者周道许系贵州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贵州省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主任。
本文为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内部课题“商业保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定位及作用机理研究”的部分成果,课题主持人为周道许,课题报告经CF40组织专家评审。
白重恩 张琼
摘要:本文简要回顾和评述了国内外关于“全要素生产率”方面的研究,对照中国研究进展,本文指出,尽管从方法论和可行性操作层面上进一步完善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有极其重要的学术和政策指导价值,但考察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分析其波动的内在影响机制,也将为深入理解中国过去的“经济增长”的源泉并寻求未来的增长引擎提供重要借鉴。本文发现,经验研究中的“全要素生产率”远比所谓的“技术进步”要复杂,它既包括通常意义上的“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社会整体生产力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经济运行环境变迁、要素更为有效使用以及资源重新配置导致的潜在生产力的进一步释放,更包括数据方面的“测量性误差”波动的影响。此外,囿于中国现有数据基础,基于垂直分解的统计分析思想来分析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影响因素孰轻孰重,可以成为相关研究的次优之选。
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 影响因素 数据 垂直分解
注:文中部分观点和表述的提出受到全要素生产率小组讨论与会专家(按姓氏笔画排序,排名不分先后:任若恩、沈晓晖、伍晓鹰、许宪春等)讨论的启发,在此一并致谢;但观点均为笔者个人见解,文责自负。
作者白重恩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张琼系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讲师。
张成思 刘泽豪
摘要:本文结合当前中国经济的实际情况对大量普通商品的价格波动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其中明显存在两类波动模式,即持续温和上涨和突然大幅上涨之后迅速下跌回到波动之初的价格。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现象与商品的金融化情况有关。本文运用具有连续价格序列的数据说明,商品确实出现了明显的金融化程度的分化,这种分化也导致商品的价格上涨对CPI上涨具有差异化的动态驱动效应。金融化程度高的商品对物价指数上涨有更为明确的推动作用,也呈现了更多资本品的特征。此外,本文还运用民众金融意识觉醒这一视角对普通商品金融化现象出现的原因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意识 商品金融化 经济金融化 投资
注:作者张成思系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货币金融系主任;作者刘泽豪就职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本文为中国金融四十人•青年论坛内部论文“普通商品金融化与新型通胀形成机制”的部分成果,课题报告经CF40组织专家评审。
陆旸
摘要:根据Berry(1961)提出的城市规模分布类型图,采用中国287个城市的人口数据,我们发现,与美国标准的“位序规模分布”不同,中国目前的城市规模分布位于“首位分布”和“位序规模分布”之间。从中国的累积分布图可以看到,中国缺少“中间城市”,即人口规模在200-1000万之间的城市。因此,中国未来的城市发展应该更加支持和关注“中间城市”。同时,从世界经验来看,经济发展和首位度(人口的集中程度)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这就意味着,随着中国从“中高收入组”迈向“高收入组”的过程,也是中国城市规模分布会趋于合理的过程。受到地租和运输成本的影响,首位城市产生的聚集经济和规模经济最终会被空间分布成本抵消,因此,类似于北京和上海等首位城市人口理论上并不会无限膨胀。
关键词:位序规模分布 首位分布 经济发展
注:作者陆旸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本文是2012 年度中国金融四十人•青年论坛内部课题“城市规模分布和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感谢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许宪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徐建国教授、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周诚君等与会成员对本文提供的建设性修改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