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第5期(总第7期)

发布时间:2013-10-27 13:38:00
简介:
作者:

专题
国内银行理财业务与影子银行关系研究/阎庆民

构建大资管时代信托业的核心竞争力/周雄

大资管时代下信托业的机遇及挑战/郑智

信托行业在泛资产管理时代的发展策略/杨华辉

资产管理行业的机遇与挑战/祁斌 查向阳 殷索亚

PE的基本功能、运作及监管/谢平

大资管时代私募基金的机遇和挑战/裘国根

我国保险资金股权投资问题研究/陈文辉

保险资产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缪建民

全球长期机构投资者资产配置新趋势及其启示/陈超

国际金融
基于G20视角的我国国际经济金融战略问题研究/金中夏等


国内银行理财业务与影子银行关系研究
阎庆民

  摘要:国内银行理财业务发展迅速。目前共有超过300家银行开展了理财业务,余额接近10万亿元,产品较为多样,基本能满足理财投资者各类投资需求。
       本文从政策和操作两个层面对理财业务与影子银行的关系进行了比较分析。目前,我国已对理财业务建立了较为严格的监管框架,理财业务法律关系清晰,信息应按要求充分披露,无高杠杆操作,流动性风险可控,从政策层面不应属于影子银行。但在实际操作中,为规避监督和实现监管套利,部分银行存在理财业务资金来源与运用不能对应,表现为影子银行。
       中长期看,银行理财业务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理财业务将成为银行的一项主营业务,银行将持续减少理财投资对"通道"的依赖,探索理财产品直接投资,提高投资标准化投资工具的比重。同时,银行在销售渠道、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技术方面的优势将促进银行理财业务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银行理财 影子银行 业务创新 监管
  注:作者阎庆民系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

构建大资管时代信托业的核心竞争力
周雄

   摘要:本文从推动国内信托业快速发展的原因分析着手,指出稳定的政经环境、财富管理市场的成长和利率管制下的混业平台促成了信托行业以及信托公司过去十年的快速发展。进入2012年之后,国内宏观经济面和政策面出现重大变化和调整,特别是以利率市场化和监管壁垒放松为特征的大资管时代到来,信托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信托公司需要在战略选择、盈利模式、目标定位等方面适时调整,及时应对,从产品金融化、运营综合化、客户私人化和路径多元化入手,推动信托业从"重"到"轻"、从"间接融资"到"直接融资"、从"资金信托"到"财产信托"、从"非标"到"标准化"的业务转型,拓展和发挥信托的制度和功能优势。在这个过程中,信托业及信托及信托公司一方面需要面对转型的压力,寻找适合各自公司自身背景和特点的发展路径;另一方面,围绕主动管理和基金化的业务模式,需要构建与之相匹配的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回归信托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的本源,导向服务产业的金融功能回归,用专业化解决多元化选择,建立金融产业链与细分产业市场的交集,构建信托公司在资产管理细分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资产管理 金融监管 利率市场化 核心竞争力
  注:作者周雄系中泰信托有限责任公司总裁。

大资管时代下信托业的机遇及挑战
郑智

   摘要:随着券商、基金、保险等行业资产管理新政的推出,中国金融市场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资产管理市场正在成为群雄逐鹿的重心。本文重点论述在资产管理行业新政的背景下,信托公司在外部环境、内部压力以及制度层面所遇到的三重挑战。
        信托业在大资管时代面临多重挑战的背后,也蕴藏着无限的发展机遇。首先,通过融合各资管子行业的核心优势,有利于快速提升资管行业效率,实现信托行业跨平台创新发展。其次,经济转型与金融抑制为中国大资管行业赋予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最后,信托公司依旧具备独一无二的信托制度优势。如果能在充分挖掘制度优势的基础上实现转型与创新,信托行业有望迎来更加辉煌的发展阶段。
  关键词:信托业 资产管理 跨行业合作 机遇 挑战
  注:作者郑智系智信资产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信托行业在泛资产管理时代的发展策略
杨华辉

  摘要:本文首先对泛资产管理和信托行业的概念进行界定。对于泛资产管理的制度框架和市场发展进行了阐述,提出中国信托行业在监管标准、市场竞争、配套制度等方面遇到的主要挑战以及存在的主要发展机遇。最后,提出了中国信托行业的主要发展策略。
  关键词:信托行业 泛资产管理 机遇 挑战
  注:作者杨华辉系兴业信托董事长。

资产管理行业的机遇与挑战
祁斌 查向阳 殷索亚

   摘要:本文简要阐述了当前我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的宏观背景,探讨了大资管时代来临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进一步分析了资本市场与资产管理行业发展相互促进的内在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繁荣稳定带来居民财富的快速增长,为我国资产管理行业的蓬勃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近期频频出台的监管新政,又给资产管理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金融机构业务领域全面拓宽,传统的经营边界被打破,原有的金融版图正在重构。产品销售过度依赖银行渠道的局面将得到改善,整个行业将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同时,资产管理行业也面临诸多新挑战。跨行业竞争态势逐步形成将使市场角逐更加激烈。大资管混业经营的趋势对金融监管提出了更高要求。监管机构需加强合作,避免监管真空和监管套利,尽快适应资产管理行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大资管时代亟需进一步发展资本市场,与资产管理行业形成良性互动,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一个公平、透明、高效的资产配置平台。
  关键词:资产管理行业 资本市场 金融监管
  注:祁斌系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主任兼北京证券期货研究院执行院长;查向阳系中国证监会规划委研究员;殷索亚系北京证券期货研究院高级研究助理。

PE的基本功能、运作及监管
谢平

   摘要:PE是投融资市场上一支重要力量,由于与所投企业需要达到高度的"利益一致",PE积极参与企业的公司治理,这是银行贷款以及投行公开上市所无法替代的。从融资功能来看,PE更接近间接融资,而不是直接融资。同时PE有较好的长期回报,在机构投资者资产配置中的地位日趋重要。
        本文还从有限合伙人(LP)的角度分析了PE的管理和运作,LP评估PE的业绩不能只看绝对业绩,而要与同类PE基金相比,一般评估标准是同类前25%,PE怎样寻找和管理项目也是业绩评估的关键。PE主要是提供个性化的投资服务,在组织形式上,非上市的合伙制最有利于激励相容。PE的税收监管是一个重要问题,并且除此之外,对PE很难进行通常意义上的审慎监管。
  关键词:私募股权投资 基本功能 运作 监管
  注:作者谢平系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此文由邹传伟、陈晓文根据作者2013年6月1日在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的讲演整理。

大资管时代私募基金的机遇和挑战
裘国根

   摘要:新一轮的监管放松引领中国资产管理行业进入完全竞争的"大资管时代"。市场准入开放为私募基金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加剧了基金业现有的挑战。新基金法为私募基金打开了通向广阔居民理财市场的道路,资本市场的发展和金融工具的丰富使私募基金实现差异化投资成为可能,而未来中国经济的成功转型将为富有远见的投资人展现历史性的投资机遇。把握崭新发展机遇的同时,私募基金需要继续面对固有的挑战:在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持续优良稳定的投资业绩,建立以客户利益为核心的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以及打造适合公司长期发展的销售团队。面对新时代的机遇与挑战,私募基金应该从自身出发处理好发展中的三个重要关系、练好四项内功,实现持续健康的成长。
  关键词:准入开放 竞争加剧 客户利益 可持续发展
  注:作者裘国根系上海重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及首席投资官。

我国保险资金股权投资问题研究
陈文辉

   摘要: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保险机构因其资金体量大、投资周期长等特点,一直是股权投资市场的重要机构投资者。目前,我国保险资金股权投资规模相对较小,不利于保险资金管理效率的提高。要推动保险资金股权投资业务健康持续发展,还需要保险机构进一步加大创新力度。对此,本文从探讨保险资金参与股权投资的现实可行性入手,对保险股权投资的发展模式、创新路径及风险管控问题进行探讨,以求探寻推动保险资金股权投资业务健康发展的路径。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还提出了完善股权投资退出渠道、加大政策对股权投资的支持力度、推动保险股权投资的创新力度等宏观和监管政策等建议。
  关键词:保险资金 股权投资 创新
  注:作者陈文辉系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

保险资产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缪建民

   摘要:保险资产管理的发展与保险业的转型、金融市场的深化和监管环境的变迁密不可分。负债的特殊性决定了保险监管政策的差异性和资产配置的独特性,形成了专门的保险资产管理理论体系。在现代保险业经营中,资产负债管理的重要性不断加深。通过对保险资产管理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梳理,总结了可供借鉴的国际经验,指出投资风险已成为保险公司经营的最主要风险。此外,还要关注会计准则及偿付能力对保险资产管理的影响。最后,文章对主流投资方法和现代投资技术前沿作了评述,点明了保险资产管理的发展潮流。
  关键词:保险资产管理 资产负债管理 投资 偿付能力 风险管理
  注:作者缪建民系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总裁。

全球长期机构投资者资产配置新趋势及其启示
陈超

   摘要: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呈现出新的特征:世界经济的再平衡、发达国家的去杠杆化和量化宽松的货币环境。在新的世界图景下,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周期性风险与结构性分化的特征较为显著。因此,主权财富基金等长期机构投资者应采取经济周期转换推动资产轮动、经济再平衡推动行业配置轮动、市场波动性管理等六大应对策略,同时结合全球经济和自身实际情况,变革新的投资模式。作为中国的主权财富基金,中投也应从中得到启示:重视资产配置、避免战略目标和投资目标的内在冲突、建立研究驱动的投资文化等。
  关键词:资产配置 机构投资者 主权财富基金
  注:作者陈超系国家信息中心副研究员。

基于G20视角的我国国际经济金融战略问题研究
金中夏 等

   摘要:通过参与G20峰会,我国有效地维护了自身利益,成为主要的获益者之一,提升了国际地位。但在把握核心利益、参与国际规则制定、议题设置和国际协调等能力方面尚存不足,缺乏意见同盟和利益同盟,对全球治理的贡献有待增强。未来我国应建设性地维护和发展好G20机制,明确自身定位和核心利益,积极参与并有所作为,树立由内而外、内外兼修、内圣外王的理念,处理好内与外、得与失、义与利、近与远、攻与守、双边与多边等方面的关系,拓展更多利益共同体,讲究议题策略并重点推出有自身特色的议题,完善国内决策和组织支持体系。
  关键词:全球治理 G20机制 国际经济金融战略
  注:作者金中夏系课题主持人,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课题组成员包括郭学军、査道炯、黄薇、李良松、龚俸、莫万贵、周晴、郭凯、袁佳、姜晶晶、熊爱宗、王信、曹莉等。
        本文为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内部课题"基于G20视角的我国国际经济金融战略"的部分成果。课题报告经专家评审。